4月27日,又一家智慧藥房——“康之家智慧社區藥房”樣板店在廣州越秀區的區莊開業。不過,這家智慧藥房與眾不同的是,其目標是為基層的中小藥店樹立標竿,廣結“盟友”。
家在2011年開始探索“醫藥服務+互聯網”,一直致力建立“平臺+產品+服務”的垂直整合業態,而“康之家智慧社區藥房”是原樣板店的升級版,配備了24小時自動售藥機、24小時問診室、人臉識別系統等互聯網智能化功能,同時和多個大型快遞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實現半小時送藥上門服務,優化用戶體驗并提升了服務質量。
據了解,“康之家智慧社區藥房”區莊店是康之家實施“基層藥店賦能”戰略的第一步,接下來康之家計劃將此模式向廣大的基層中小藥店進行推廣,預計未來5年內將新增8~10萬家加盟店,打造一個“藥+醫+金融+社區”的大健康閉環生態平臺。
>>加盟店可獲四大“賦能”支持
“康之家智慧社區藥房”區莊店的經營面積為200平方米,目前有8名員工,其中4名是專業藥劑師。據康之家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選址區莊,是因為“我們門店周邊有中山大學腫瘤醫院、肝病醫院等大型醫療機構,作為樣板店的位置比較理想”。
那么,在各地各種智慧藥房接二連三涌現的當下,“康之家智慧社區藥房”區莊店又有哪些“亮點”吸引眼球呢?
智慧管理賦能:智慧前端+遠程藥事服務+大數據。依托康之家的藥事服務平臺、會員管理平臺、社區平臺,形成區域空間內龐大的數據流量池,通過對流量池數據的反哺分析,使平臺成為一個真正集“藥+醫+金融+社區”的閉環醫療服務體系。
“康之家通過為智慧社區藥房植入“藥店深度服務SAAS系統”,通過開發微商城、微信小程序,為其打造具自身特色的網上商城,實現傳統藥店的新零售,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擴大了傳統藥店的獲客半徑、服務半徑,綜合提升了藥店的服務能力。此外,該SAAS系統也為智慧社區藥房植入康之家自主開發的CRM系統,并打通接口,與康之家的大客服CRM系統鏈接,共享用戶及藥事服務大數據,進一步提升傳統基層藥店的會員管理能力和藥事服務能力?!鄙鲜鲐撠熑吮硎?。
智慧醫療賦能:小病慢病不出社區??抵覍榧用怂幍曛踩胱灾鏖_發的遠程問診終端設備,并對接正規醫療機構資源,通過遠程在線問診,社區患者可直接連通醫生資源,與在線醫生進行溝通,并根據醫囑憑電子處方在藥店購藥,實現小病慢病不出社區即可解決,減輕大醫院的門診壓力。
智慧終端賦能:24小時無人售藥??抵易灾鏖_發了智慧無人銷售終端,已實現全天候24小時售藥,解決患者在藥店非營業時間的用藥需求,并未藥店帶來新的流量入口。
多元化賦能:金融+保險+慢病管理??抵覍⑴c大型金融機構、險資機構開展戰略合作,為加盟的中小藥店及其會員提供供應鏈金融產品服務和保險產品服務,并將加盟藥店打造提升為“社區智慧藥店”,向C端用戶提供高端健康的科普培訓、個人定制健康服務、社區養老、藥妝、養老和健康旅游產品的推介等多種高端增值服務,“康之家智慧社區藥房”的終極目標是“成為社區用戶的一種生活方式,充滿人文關懷與溫度,讓康之家品牌在基層產生強大的用戶黏性和生命力”。
>>讓小藥店也可分享處方外流“蛋糕”
4月23日,廣東省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全面啟用,首批22家互聯網醫院同步上線,公立醫院接棒互聯網醫院的大潮即將開始。在互聯網醫院建設及醫保移動支付的大潮推動下,萬億級別醫藥流通市場正向社會零售藥房開啟。但是否有能力承接共享處方,已成為零售藥房未來生存能力的重要考驗之一,尤其是專業服務能力相對較弱的小連鎖和單體藥店,更是不容樂觀。
康之家董事長張流京認為,民眾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強,除醫院之外,藥店是患者獲取醫療健康服務的第二大渠道,但當前藥店局限于“賣藥”這一單一功能,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國家在處方外流方面的政策日益明確,藥店要想生存、發展,必須具備承接處方外流的能力。不過,目前基層的藥店還是傳統的夫妻店、街邊店、便利店模式,在藥品供應鏈、藥事服務能力、信息化等方面均遠未能滿足承接處方外流的條件。
“目前康之家正在積極探索智慧藥房的真正形態,希望通過這家樣板店,幫助中小連鎖進行數字化升級,全面提升傳統藥店的經營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鍛造其承接處方外流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服務能力。此次樣板店的升級,也是康之家深入實施‘基層藥店賦能’戰略的有力探索,區莊店僅是一個開端、縮影和標桿?!睆埩骶┱f。
康之家和加盟藥店的合作具有三大步驟:一,接入康之家藥店深度服務SAAS系統,開通藥店微商城、小程序、移動支付、CRM幫助商家提升營業額;二,康之家戰略合作伙伴——開放平臺“采藥網”根據加盟藥店的銷售大數據,進行核心品類的精準推送,幫助加盟店進行商品品類結構優化,有效的減少采購成本以及庫存周期;三,陸續植入供應鏈金融產品、保險產品、養老產品、文化旅游產品等高端增值產品,根據加盟店的市場環境提供專業的產品組合指導,將加盟藥店打造為真正的社區智慧藥店。
上一篇: 沒有了
下一篇: 網上藥店能不能取代實體藥店?